多年來,由于工作需要本人經(jīng)常到各類單位檢查安全工作,我發(fā)現(xiàn)一個最普遍、最典型的問題是安全出口門上鎖、封堵或堆積障礙物,比如賓館、飯店、商場、學生公寓、教學樓等。本來并排著有多個門,為省事只開一個,其他鎖住,有的只開正門,左、右、后疏散門全部上鎖或封堵。試想,一座賓館、一個商場、一棟學生公寓有幾百、幾千人,如果發(fā)生火災、地震、襲擊等緊急情況需要疏散時會是怎樣的結果。2013年6月3日,吉林寶源豐禽業(yè)公司發(fā)生特大火災事故,造成121死76傷,火災發(fā)生時,有20多人奔向一個安全出口,但出口門被鎖,這些人無一生還,扎堆死在安全出口處,如果這個安全出口暢通,這20多人就能逃出火海。關鍵時刻,安全出口就是救命通道,就是生命之門。
2013年,我參加教育部一個安全應急培訓團赴德國學習考察,我就特別留意觀察安全出口問題,凡是我們到過的賓館、飯店、商場、學校等地方,我都親自試一試疏散門能不能打開。我發(fā)現(xiàn)德國的建筑凡是標有“安全出口”標識的門全部能打開,并且只能向外開(疏散方向),無論這個門多么偏、看上去多么“沒必要”,只要標有安全出口的地方全部暢通。為什么德國人會這么守規(guī)矩,為什么我們就做不到?為什么打開安全出口這么難?分析起來我發(fā)現(xiàn)“安全出口”這個問題能一孔見豹,能反映出深層次的問題,也能反思如何做好安全工作。
一、原因分析
任何問題只要連續(xù)問幾個為什么,就會找到原因,我們不妨問一問,為什么打開安全出口這么難?是安全意識不夠?為什么安全意識不夠?是安全教育不夠?為什么安全教育不夠?這樣問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問題所在。
(一)由于人們一直生活在一個相對安逸的社會環(huán)境中,時間長了對危險、安全問題麻痹了、淡忘了,導致公眾普遍缺乏對危險的主動感知、防備的意識,認為安全是理所當然的,危險不會發(fā)生在自己身上,沒有必要隨時防范。
(二)公眾接受安全教育的資源缺乏,社會宣傳教育投入不足,力度不夠,宣傳教育形式手段單一,缺乏豐富多彩的形式。媒體及各傳播領域不注重提升安全意識、憂患意識的宣傳教育,社會沒有形成安全文化。
(三)學校對學生宣傳教育滯后和不足,孩子們從小沒有受到系統(tǒng)的安全教育和訓練,導致一代代惡性循環(huán)。直到2 0 0 7年初,國家才發(fā)布了《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才使學校對學生的安全教育有了依據(jù),這還不到10年的時間,但是到目前學校安全教育也“難登大雅之堂”,因為國家根本沒有將公共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學校課程方案。
(四) 從安全生產(chǎn)管理工作發(fā)展來看,政府安全管理滯后,法規(guī)建設滯后,重事故處置,輕事前預防。政府成立專門的生產(chǎn)安全監(jiān)管部門才不過10幾年的時間,2002年6月才有《安全生產(chǎn)法》,2014年8月修訂一次,2006年國務院才發(fā)布《國家突發(fā)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至今各部門的應急預案也難以做到健全完善。我們再想一想,那一條安全制度不是用血和生命換來的?安全應把“防”放在第一位,在“防”字上要超前,要多做文章,古人說得好“先其未然謂之防,發(fā)而止之謂之救,行而責之謂之戒。防為上,救次之,戒為下”。
(五)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主要考慮的是物質生活,隨著物質生活的逐步提高,才會考慮精神層面的需求,對公眾安全教育,人們安全意識、安全理念的形成也是這樣。但是,我們應該明白,安全問題關乎生命,安全思想、安全意識的培養(yǎng)不能只依賴于物質基礎,應具有超前性、預見性,這就需要廣泛深入開展安全宣傳教育,培養(yǎng)安全意識。
其實,說來說去,根本原因在于社會公眾還缺乏安全意識、安全理念,社會,包括安全管理人員在看待安全問題上,還沒有形成安全文化思維,即關于安全的自覺行為和行為習慣。
二、培養(yǎng)公眾安全意識
缺乏安全意識是最大的危險。我們的生活并沒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而更加太平,來自于自然的、人為的、社會的、環(huán)境的危險無時不在上演,自然災害、治安侵害、疾病瘟疫、有害物質侵襲、社會事件、恐怖襲擊接連發(fā)生。安全意識缺乏和防范準備不足,就不能防止事故的發(fā)生。 我始終感慨于有許多事故是由于人們沒有安全意識而發(fā)生,本來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是,人們對危險總是感覺若無其事,即使是“賊”已在身邊了,還是覺得 “天下無賊”,對危險不去主動感知,而總是漠視或僥幸,認為災難不會降臨到自己頭上,當危險真正到來時,才悔之莫及。危險就在身邊,就在我們生活、工作、學習中,危險隨時都可能發(fā)生,撼天動地的悲愴、生死離別的劇痛隨時都可能上演,我們要時刻注意防范。缺乏安全意識無論對個體來說,還是對單位、國家來說都是可怕的,因此,必須培養(yǎng)公眾的安全意識,喚醒人們沉睡著的、靈魂深處的那份安逸。
(一)學習借鑒古人的思想。關于安全、危險、憂患的思想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对娊?jīng),鴟鶚》中言:“迨天之未陰雨,徹彼桑土,綢繆牖戶”,即現(xiàn)在常說的“未雨綢繆”。子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古人還說: “思所以危則安、思所以亂則治、思所以志則存”等,就是要告訴人們要懂得居安思危,要有安全意識,我們應從古人對安全、危險、危機的認識中受到啟發(fā)。
(二)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到目前我國學校還沒有普及統(tǒng)一、系統(tǒng)化、課堂化的安全教育。一個孩子安全知識的獲得,安全意識的形成,主要靠成長過程中自身的感知和經(jīng)驗積累,而這種感知和積累獲得的知識缺乏系統(tǒng)全面,過程太長,并往往是在教訓中、甚至是在血的教訓中獲得的。因此,我們必須彌補這一教育的空白,對學生開展系統(tǒng)化的安全知識教育,從小培養(yǎng)孩子對危險的認知。學校應通過開展公共安全知識教育,使學生學到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基本安全知識,掌握抵御危險、防范侵害、應對突發(fā)安全事件進行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逐步形成社會安全的責任感,樹立珍愛和相互珍愛生命的意識。保障學生健康成長是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的安全意識,不僅使其本人終生受益,同時會形成良性循環(huán),提高全民、全社會的安全意識,對推進社會公眾安全意識的強化,減少安全事故,構建平安和諧社會都具有深遠意義。
(三)加強社會公眾的安全宣傳教育。公眾安全教育不夠,導致公眾安全意識、安全知識缺乏。在這方面我們與國外的差距很大,比如日本由于注重公共安全教育,國民有較強的防災意識和抗災能力,多次地震中傷亡都較少。美國“9. 11事件”在世貿(mào)大樓的人們雖然驚惶,但沒有失措,緊急疏散有序進行,沒有人奪路而走,沒有擁擠踩踏致死致傷,被撞樓層以下幾乎所有人都安全撤離大樓。因此,從我國目前極其缺乏公眾安全教育的現(xiàn)實來看,我們最好的防范和防災減災就是加強安全教育,使公眾在面對危險和災難時不再盲目無知、驚慌失措。
對公眾的安全宣傳教育應利用各種媒體和多種形式多種手段廣泛開展,其中文化藝術形式會有很好的作用。記得美國影片《洛杉磯大地震》中,有一個難忘的場景,作為母親的地震學家克萊爾博士預測到洛杉磯將發(fā)生大地震,她讓女兒學習一些緊急自救措施,雖然女兒不情愿,可還是認真地進行了練習,最終在地震發(fā)生時還是得益于這些練習。這種形式對觀眾是輕松的,而宣傳教育又是深刻的,通過這種形式傳播的地震知識和應急避險措施是難忘的。我們要問,一直以來我國有過象《日本沉沒》、《龍卷風》、《天崩地裂》、《地心末日》等這樣的災難教育片嗎?。災難片能觸動人們對災難意識、危險意識、憂患意識的思考,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是渺小的,我們必須永無止境的自我努力中獲取安全。災難片的意義在于在虛虛實實的娛樂中,使人受到教育,獲取應對危險、應對災難的知識和防范能力及心理指導。
三、大力推進安全文化建設
安全文化是在安全工作實踐中,逐步創(chuàng)造形成的安全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在物質方面表現(xiàn)為硬件設施和環(huán)境的安全狀態(tài),在精神方面表現(xiàn)為關于安全工作的自覺行為或行為習慣,是意識層面的高度自我約束,是安全工作的最高、最理想的狀態(tài)。
(一)安全工作的發(fā)展脈絡。從安全工作發(fā)展歷程看,經(jīng)歷了自然狀態(tài)、被動狀態(tài)、關注狀態(tài)、主動狀態(tài),那么下一個階段的追求目標就應該是文化狀態(tài),即安全工作的最高層次。從種種跡象看,我們的安全工作目前應該是處于主動狀態(tài),本文前面已述,安全問題關乎生命,安全思想、安全意識不能只依賴于物質基礎,應具有超前性,我們應該全力推進安全文化建設,使安全理念社會化,使社會公眾形成關于安全的自覺行為或行為習慣,到那時,“打開安全出口就不是難事了”。
(二)安全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安全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物質-理念-制度-行為-文化。物質提供保障-理念引領制度-制度規(guī)范行為-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升為文化。文化的力量是最強大的,形成文化的進程中必須靠制度約束,理念是基礎,當具備了安全理念,制度內涵即被人們由衷接受,并自覺遵守,形成行為習慣,就變成了一種文化。
(三)安全文化的狀態(tài)。安全文化的形態(tài)體系包括安全理念文化、安全行為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和安全物質文化四個方面:安全理念文化,是關于安全的觀念和意識;安全行為文化,是指人對于安全規(guī)范和原則的自覺遵守、自我約束;安全管理文化,是指安全管理工作規(guī)范化、標準化、制度化、法制化。安全物質文化,是指安全工作所需要的物質基礎和保障。
(四)安全文化建設的途徑或目標。從系統(tǒng)理論考慮,安全工作包括人、物、環(huán)境、管理這四個要素,即:人員安全素質高、硬件設施無隱患、工作環(huán)境好、管理措施規(guī)范。圍繞這四個方面,積極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實現(xiàn)文化狀態(tài),是做好安全工作的關鍵。其中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因此,利用各種可能的策略和手段,對人的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是預防事故、保證安全的根本,也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出發(fā)點。
理念約束行為、行為養(yǎng)成習慣、習慣形成文化。以文化的力量來做安全工作才是最有效和有力的。安全工作的技術含量并不多,只要人們有足夠的安全意識、安全理念,安全事故是可防可控的,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家庭、社會、人類悲劇是可以避免的!人的生命是最寶貴的,安全是人生存的基礎和保障,平平安安的生活是人類共同的愿望。人生在世凝聚著太多的情感、寄托著無限的希望、肩負著沉重的責任。抵御危險、防范傷害、保障生命安全是人生道路上的必修課。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有備無患,嚴防事故,遠離傷害,平安生活,讓生命盡顯輝煌、綻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