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粉是以經濟價值較低或質量較差的魚類以及不產品加工生產過程中的下腳料為原料加工而成的飼料和高級有機肥料。魚粉的加工工序一般由煮、壓、干燥、磨碎和包裝等作業(yè)單元組成。受原料生物體腐爛的影響,整個加工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的含硫及有機胺類等難聞的惡臭廢氣,尤其是在干燥階段,對周邊空氣環(huán)境造成了較大的影響。該工程對某魚粉生產車間干燥工段產生的廢氣進行收集,采用沉降-冷卻-噴淋-吸收的工藝對其進行集中處理,處理后車間周圍空氣質量明顯好轉,臭氣排放濃度在854左右,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中新、擴、改建工程二級標準的要求。
2廢氣來源及特性
用于生產魚粉的水產品下腳料由于含水率較高(一般為65%左右),所以必須對其進行干燥。干燥設備為蒸干釜,采用高溫高壓蒸汽夾套加熱。在蒸干的過程中,會有大量的廢氣排出,主要成分為水蒸汽、氨、含硫有機氣體等。
3工藝設計
3.1工藝條件
由蒸發(fā)原理可知,物料在蒸發(fā)干燥的過程中,其蒸發(fā)量會隨時間的延長而越來越少,也就是說,在開始階段,物料蒸發(fā)產生的水蒸汽量比較大,而到后期產生的蒸汽量則非常小;另外,由于蒸干釜加料為順序式,所以各蒸干釜生產周期有不一定的錯開,即在同一時段不會全部處于相同的狀態(tài),這樣在合適的風量下,各釜之間可互補。所以在設計風量時應綜合考慮,否則會造成系統(tǒng)風量過大,裝機容量大,電耗高。
蒸干釜排出的蒸汽溫度較高,并且蒸汽中含有大量揮發(fā)性的惡臭物質,如直接進行處理,過高的溫度勢必會大大影響處理效果;另外,廢氣中還含有部分物料粉塵,如不加以去除,對后續(xù)的處理工序將帶來很大的影響。
3.2工藝流程
廢氣處理工藝流程見下圖。
廢氣通過收集總管依次進入沉降室、熱交換器、吸收塔I、吸收塔II,然后通過引風機、煙囪排放。沉降室內布置噴頭及過濾網,在降溫的同時,不顆粒粉塵聚集成大顆粒,然后通過過濾網進行截留,隨后廢氣再通過熱交換器降溫至40℃左右,進入兩級洗滌塔,廢氣中的有害成分被吸收、氧化分解。
3.3設備特點
(1)沉降室
根據(jù)現(xiàn)場調查,蒸干釜排出的廢氣中含有大量粉塵,如果不對其進行預處理,則其會在吸收塔內被截留,從而造成循環(huán)液逐漸變稠,以致循環(huán)泵無法正常工作,不得不對循環(huán)水進行更換,這就會浪費大量的循環(huán)水。
為此,在該系統(tǒng)前加一多功能沉降室,該沉降室由氣體分配器、沉降室、過濾網三部分組成。分配器主要是為了保證進入沉降室氣流的均勻性,以改善及增強沉降的效果;沉降室內配置噴淋系統(tǒng),噴淋霧化后的水粒與廢氣充分接觸后,既可截留部分粉塵,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廢氣溫度;過濾網的主要功能是對未完全沉降的粉塵再次進行截留。這樣經沉降室預處理后,廢氣中的粉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去除,為后續(xù)工藝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另外,經沉降室截留的粉塵又可回收利用,提高了整個處理系統(tǒng)的經濟性。
(2)熱交換器
由于廢氣中含有有害物質,如果直接冷卻,就會產生大量污水。為此,該工程的熱交換器采用間接冷卻,換熱面為管翅式,冷卻媒介走管內,廢氣走管外。這樣既避免了廢氣與媒介接觸而造成污染,又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對設備的壓損,并且增加了換熱面積,增強了換熱效果。同時該設備還配有蒸汽吹灰裝置,定期對換熱面進行吹灰,可確保熱交換器的高效運行。
(3)吸收塔
根據(jù)雙膜理論可知,提高吸收速率的措施主要有降低氣液膜的厚度、增大供液量、增大氣液接觸面積以及選取溶解度較大的吸收液等。
凈化系統(tǒng)廢氣排放檢測結果表
注:排氣煙囪高度為15m
5技術經濟分析
該工程投資約30萬元,除管道及沉降室外,其他設備材質均為不銹鋼。設備布置在車間外側,按車間方向排列,占地面積較小。處理總風量9750m3/h,裝機總功率22kw,設備控制采用電控柜就地控制,操作簡單方便。
6結語
(1)實際運行情況表明,采用沉降、冷卻對魚粉生產廢氣進行預處理后,對后續(xù)噴淋吸收工藝的處理效果有很大的提高。并且保證了吸收液可長期循環(huán)利用,避免了因粉塵過多面堵塞循環(huán)泵。
(2)從運行情況看,由于設計時為了節(jié)省投資,對廢氣量進行了平衡,所以運行人員應加強對支管閥門的管理,對不運行或運行后期的蒸干釜,應關閉或關小閥門,否則會造成某些蒸干釜廢氣外溢。
(3)加強對車間物料堆放的管理,減少物料亂堆亂放以及物料的裸露,可避免物料散發(fā)的廢氣對環(huán)境造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