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命車禍在子夜發(fā)生,而且一奪就是七命,慘烈的景象令人不忍目睹。它的背后,是安全觀念的淡薄,是對交通法規(guī)的漠視。誰都不愿以這種突如其來、無可挽回的方式死去,然而悲劇還是宿命般地降臨到不幸者的頭上。瞬間陰陽兩隔,親人痛失,家庭破碎,逝者長已,留給生者的,是無盡的深哀巨痛,任再多的淚水、再響的慟哭,都喚不回死者的一顰一笑,一言一語。
生活的殘酷性就在這里:當人們沉浸在國慶長假的歡樂之中,對安全的疏忽,每每釀成死傷事故,讓你一下子墜入巨大的變故和哀痛中;當人們駕車急馳在夜深人稀的空曠馬路上,享受著飆車的快感時,死神可能如影隨形,伴隨著一聲轟響,露出猙獰面目。在所有安全事故中,沒有贏家,只有輸者,只會給家庭、社會、政府帶來慘重的損失和深重的麻煩。當然,永遠無法彌補的是生命凋零。忽視安全,就是拿生命開玩笑,而這種玩笑是開不得的,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付不起如此高昂的代價。
安全重于泰山,但并不是每個人都心領神會;生命需要珍視,但并不是每個人都會銘記于心,化為切實的行動。今年1至8月,全市各類安全生產(chǎn)事故死亡369人,就是一個冰冷的明證,而且每年相同的時間里,都有差不多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呈現(xiàn)在媒體上。每一起安全事故各有各的不同,但共同之處,在于它們都可以防患于未然,本不該發(fā)生的。這其中,管理的失范、人心的疏忽,甚至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心存僥幸,都使得安全成為長久以來改觀甚少的社會難題,再怎么“嘮叨”也不過分。
有關安全的會議開得并不少,文件發(fā)得也夠多,法規(guī)不可謂不健全,但落實,就不一定“縱向到底,橫向到邊”了,各個領域的一線人員,也未必發(fā)自內(nèi)心地把安全當回事——而他們往往就是安全事故的親歷者和最大受害者。“禍患常積于忽微”,細節(jié)決定安危。安全隱患遺留,安全意識缺失,都是催生事故的溫床。近來頻發(fā)的公路交通事故,與社會上汽車保有量暴發(fā)式增長有關。我們已邁入汽車時代,但離汽車文明還甚遠。很多人沒有意識到,以車代步是高效、舒適的,卻是“福兮,禍之所伏”,憑借龐大的機器快速出行,相生相伴的是對生命安全的威脅。最大程度地化險為夷,只能靠健全的心智、嫻熟的駕技、毫不懈怠的遵章守法意識與習慣。你坐上駕駛室,就得把系安全帶、不酒駕、不超載、不超速等行為,變成自己的本能,如此可保“一路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