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4 加大保護層厚度 適當加大保護層厚度,可以提高保護層的質量以及密實性,降低其滲透性,予以阻止或者延緩混凝土的碳化速度,提高劈裂強度。地下結構保護層厚,要加鋼絲網;樓板要布設設備管,也要適當增加樓板厚度。
??? 2.1.5 加設次梁減少裂縫 在現(xiàn)代設計中,現(xiàn)澆板的寬度越來越大,長度越來越長,而樓板的厚度卻不能太大,如果在板下面的適當部位增加次梁,就可以增加板的剛度,減少板的撓曲變形,從而達到不出現(xiàn)危害性裂縫的目的。沒有條件設置次梁時,可以在易裂的邊緣部位設置暗梁,提高該部位的配筋率,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有效地防止裂縫的產生。
??? 2.2 施工方面
??? 2.2.1 嚴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質量 盡量采用粒徑級配良好的石子及中、粗砂,以減少混凝土的用水量,使混凝土的收縮和泌水隨之減少,同時應控制含泥量不能超過規(guī)范要求。水泥宜選擇低水化熱、低收縮質量穩(wěn)定的普通硅酸鹽水泥。外加劑和摻合料必須性能可靠,有利于降低混凝土凝固過程的水化熱。
??? 2.2.2 使混凝土配合比有利于減少和避免裂縫 配合比中,在滿足配合比規(guī)范和混凝土技術指標前提下,宜適當減少水泥用量和用水量,降低水灰比,提高和易性。對泵送混凝土,不能單純用增加單位用水量的方法,來滿足泵送混凝土的可泵性要求。這樣不僅多用水泥,增加混凝土的收縮,而且還會使水化熱升高,易引起裂縫。為此,在施工中可滲入適量的粉煤灰或減水劑(如木質磺酸鈣、MF等),以進一步改善混凝土的特性。
??? 2.2.3 合理設置后澆帶 對于大型混凝土建筑物,合理的設置后澆帶有利于控制施工期的溫差與收縮應力,減少裂縫。后澆帶設置時,要遵循“數(shù)量適當,位置合理”的原則。后澆帶一般間距為30~50m,并應貫穿整個底板斷面。后澆帶內填筑的混凝土應用微膨脹水泥或無收縮水泥,混凝土強度應比原結構強度提高一級。
??? 2.2.4 控制入模坍落度,做好澆筑振搗工作 在滿足混凝土運輸和布放要求前提下,要盡可能減小入模坍落度?;炷寥肽:?,要及時振搗,并做到不漏振,不過振。對重點部位可在混凝土振搗界限以前給予二次振搗,再次排除因泌水在粗集料,水平鋼筋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的握裹力,并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進行混凝土表面多次抹壓,防止因混凝土的表面收縮而出現(xiàn)的細微裂縫,增加混凝土密實度。提高混凝土抗壓強度和抗裂強度。
??? 2.2.5 避免混凝土結構內外溫差過大 首先,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且不應大于25℃,使混凝土凝固時,其內部在較低的溫度起升點升溫,從而避免混凝土內部溫度過高。其次,采取延長拆模時間和外保溫等措施,使內外溫差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降低水化熱降溫引起的拉應力,減少溫度裂縫。
??? 2.2.6 加強混凝土養(yǎng)護 在每次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按溫控技術措施的要求進行保溫養(yǎng)護。不同施工季節(jié)應選擇不同的混凝土養(yǎng)護方法。夏季施工時,要采用草簾覆蓋、蓄水、灑水、噴水等溫降方法進行養(yǎng)護;正常氣溫時,可噴刷養(yǎng)生液養(yǎng)護;冬季施工時,可使用保溫材料來提高混凝土的表面溫度,也可用薄膜養(yǎng)生液、塑料薄膜等封閉料對混凝土保溫、保濕,在寒冷季節(jié)可搭設擋風保溫棚。混凝土的養(yǎng)護時間根據(jù)水泥的品種確定,一般來講,普通水泥的養(yǎng)護時間為14d,礦渣水泥、粉煤灰粉水泥、火山灰水泥及摻加摻和料后的混凝土的養(yǎng)護時間為21d.
??? 3 結束語
??? 綜上所述,在充分了解混凝土裂縫產生的種種原因基礎上,適當采取科學、合理、切實有效的防治措施,把混凝土裂縫控制在建筑規(guī)范容許的范圍內。實踐證明,只有從原材料、設計、施工等方面加強質量控制,才能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控制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才能保證建筑物混凝土結構安全、適用、可靠和耐久的要求,才能保障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