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文名稱:硫酸二甲酯,硫酸甲酯;二甲基單硫酸酯
2、性狀:常溫下無色或淺黃色油狀液體,略有蔥頭氣味。
溶解度:幾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和乙醚。
3、危險性:
遇高熱、明火或與氧化劑接觸有引起燃燒的危險,與氫氧化銨或疊氮化鈉等反應劇烈。若遇高熱可發(fā)生劇烈分解,引起容器破裂或爆炸事故。
4、毒性原理
屬高毒類,其作用與芥子氣相似,毒性比氯氣大15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曾用作軍用毒劑。吸入高濃度硫酸二甲酯蒸氣可發(fā)生急性中毒。液態(tài)硫酸二甲酯沾染大面積皮膚時,不但對皮膚引起化學灼傷,且通過皮膚吸收可致急性中毒。偶見口服中毒。
4.1急性毒性:它主要通過呼吸道和皮膚進入。對眼、上呼吸道有強烈刺激作用,可引起結膜充血、角膜水腫,并出現點狀上皮脫落,支氣管上皮細胞部分壞死。肺泡充滿炎性滲出液,最后導致中毒性肺水腫。
皮膚接觸液態(tài)硫酸二甲酯后,能引起深度壞死和愈合緩慢的潰瘍,其特征為數小時疼痛最劇,12小時后水泡明顯增多。
人吸入10min本品蒸氣濃度500mg/m3時即可致死;成人的口服致死量約為1~5g。
4.2慢性毒性:長期低濃度接觸本品可引起眼和呼吸道刺激癥狀。
4.3誘變性:本品對煙草病毒及其RNA有誘變傾向。并可使DNA單鏈斷裂,染色體畸變。
4.4致癌性:據報導本品有致癌作用,可致上支氣管雀麥細胞癌。
4.5致畸性:未見報導。
4.6體內轉歸:有關本品的體內轉歸報導甚少。有用豚鼠實驗資料表明:當其吸入濃度為390mg/m3硫酸二甲酯的空氣18分鐘,發(fā)現豚鼠尿中甲醇最高濃度達1.87mg%,而體內的堿儲備量約下降22%;此外,在死亡病例的血液及內臟均測得有甲醇。
4.7中毒機制:硫酸二甲酯遇水可緩慢水解成甲醇、硫酸及硫酸氫甲酯。硫酸對局部粘膜產生強烈的刺激和腐蝕作用,可引起呼吸道炎癥、肺水腫;對皮膚和眼可致化學性灼傷或角膜潰瘍、混濁等;高濃度可致反射性窒息,甚至死亡。本品吸收進入體內可影響氧化還原酶系統(tǒng)中甲基化反應,引起中樞神經系統(tǒng)及肝、腎、心肌損害等全身中毒表現。本品具有變態(tài)反應性損害作用,故可導致對機體的遲發(fā)性作用,包括眼、口腔、呼吸道炎癥及全身性遲發(fā)性病變等。
5、中毒臨床特點
5.1 急性中毒
接觸硫酸二甲酯引起急性中毒常經過6~8h的潛伏期后迅速發(fā)病,潛伏期越短癥狀越重。極高濃度可在幾分鐘內引起窒息,其主要癥狀表現在對眼、呼吸道、皮膚損害為主,常伴有頭暈、頭痛、煩躁、體溫稍有升高等。
5.1.1臨床表現
⑴眼部癥狀:輕癥者僅有眼結膜刺激癥狀。重者經潛伏期后出現眼病、羞明、流淚、眼內異物感,并有眼瞼水腫和痙攣,視物不清,結膜充血。經螢光染色可見角膜上皮有彌散性點狀浸潤,甚至角膜大片脫落,引起視覺減退或色覺障礙等。
⑵呼吸系統(tǒng):輕癥者以上呼吸道粘膜刺激癥狀為主。有流涕、咽部燒灼感及聲音嘶啞等,檢查可見咽喉、會厭潰裂及聲帶充血腫脹等。重癥者經潛伏后出現呼吸困難、腦部緊束感,喉頭水腫和中毒性肺水腫,氣管可有大片粘膜壞死、脫落,引起窒息,可繼發(fā)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肺氣腫或偶見因支氣管瘺而引起皮下氣腫。極重者可發(fā)生休克,并發(fā)肝、腎及心肌損害等。
⑶皮膚損害:皮膚接觸硫酸二甲酯引起化學性灼傷,紅腫、點狀出血。12h后可發(fā)生大水皰,24h內仍有進展,嚴重時發(fā)生壞死。結締組織松軟部位如陰囊處可因接觸能造成損害,痊愈較慢。。
⑷口服中毒:吞服硫酸二甲酯后,咽喉立即引起燒灼性疼痛和胃腸道癥狀,隨后出現呼吸困難,喉水腫、肺水腫及肝、腎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