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發(fā)生器間的給水總管上,應裝設壓力表。在每臺發(fā)生器的給水管上,應裝設止回閥。???
(5)發(fā)生器的排渣宜采用排渣管或有蓋板的排渣溝。?
(6)發(fā)生器間嚴禁明火采暖,集中采暖時,廠房的采暖溫度應≤15℃。?
(7)中間電石庫與發(fā)生器間之間可門、洞相通。??
中間電石庫的電石貯存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總生產能力不超過20m3/h的乙炔站,一般不超過三晝夜的電石消耗量。??
總生產能力超過20 m3/h的乙炔站,不應超過一晝夜的電石消耗量。
電石庫位于乙炔站區(qū)域內時,中間電石庫應減少電石貯存量或不設置中間電石庫。
(8)乙炔匯流排間可與氧氣匯流排間布置在耐火等級不低于二級的同一座建筑物?剛但應以無門、窗、洞的防火墻隔開。室內應通風良好,挽氣次數不少于3次/時。???
(9)乙炔貯氣缸,應符合下列安全規(guī)定。??
??? 乙炔貯氣缸應布置在室外。如總容積不超過5 m3的固定容積式貯氣缸或總容積不超過20 m3的水槽式貯氣缸,可布置在乙炔站房內單獨的房間里,在寒冷地區(qū),貯氣缸的水槽和排水管,應采取防凍措施。
??? 氣缸間嚴禁明火采暖。集中采暖時的室內溫度應≤5℃。
??? 露天設置的水槽式貯氣缸必須接地。
容量小于500 m3的水槽式乙炔貯氣缸與建、構筑物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表17.14的規(guī)定。
表17.14水槽式乙炔貯氣罐的防火間距表
名稱 | 防火間距 |
明火或散發(fā)火花的地點,居住、公共建筑、易燃、可燃液體貯罐,易燃材料堆場,甲類物品庫房 | 25 |
? 建筑物 | ? 耐火等級 | 一、?二級 三級 四級 | 12 15 20 |
室外變電站、配電站 | 25 |
? | ? | ? | ? |
乙炔貯氣缸之間的防火間距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水槽式乙炔貯氣缸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貯缸的半徑,干式乙炔貯氣缸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相鄰較大貯缸直徑的2/?3水槽式乙炔貯氣缸與干式乙炔貯氣缸之間的防火間距應按其中較大者確定。???
??? 乙炔貯氣缸間應裝設事故排放管(裝在泄壓膜上),不同設備的排放管應分別通至室外,排放管口距室外地坪的高度不應小于3.6m。???
乙炔站設備布置應緊湊合理,應便于安裝,維修和操作。???
發(fā)生器間的主電石渣坑應是敞開的,不用板覆蓋。
??? 電石渣應綜合利用,嚴禁排入江、河、湖、海、農田、工廠區(qū)和城市排水管溝。澄清水應盡量循環(huán)使用。澄清水經綜合治理達到現(xiàn)行的《工業(yè)“三廢”排放試行標準》的要求時,才能排出廠外。
3.廠區(qū)的乙炔管道和氧氣管道
??? 乙炔和氧氣管道應有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
??? 乙炔和氧氣管道不得通過生活間、辦公室。也不應穿過使用乙炔和氧氣的建筑物和房間。
??? 乙炔和氧氣管道的連接應采用焊接。但與設備,閥門和附件的連接處,可采用法蘭或螺紋連接。
廠區(qū)及車間架空氧氣管道、乙、炔管道與其他管線之間的凈距應符合表17.15的要求。在分層布置時,乙炔管道應布置在最上層,其固定支架不應固定在其它管道上,氧氣管道應布置在外側。
表17.15 車間架空氧氣乙炔管道與其它管線之間的凈距表
序號 | 其它管道名稱 | 平行敷設(m) | 交叉敷設(m) |
氧氣管 | 乙炔管 | 氧氣管 | 乙炔管 |
1 | 給排水管 | 0.25 | 0.25 | 0.1 | 0.25 |
2 | 熱力管 | 0.25 | 0.25 | 0.1 | 0.25 |
3 | 煤氣管 | 0.25 | 0.25 | 0.1 | 0.25 |
4 | 非燃燒氣體管 | 0.25 | 0.25 | 0.1 | 0.25 |
5 | 通風管 | 0.25 | 0.25 | 0.1 | 0.25 |
6 | 滑處線 | 1.5 | 3.0 | 1.0 | 1.0 |
7 | 裸母線 | 1.0 | 2.0 | 1.0 | 1.0 |
8 | 絕緣電線及電纜 | 0.5 | 1.0 | 0.3 | 0.5 |
9 | 電線管 | 0.5 | 1.0 | 0.3 | 0.5 |
10 | 插接式母線,懸掛式干線 | 1.5 | 3.0 | 0.5 | 1.0 |
11 | 開關、插座、配電箱等 | 1.5 | 3.0 | 1.5 | 3.0 |
12 | 焊接鋼管配線 | 0.1 | 0.25 | 0.1 | 0.25 |
廠區(qū)架空乙炔、氧氣管道與建、構筑物的水平凈距應符合表17.16的要求。乙炔和氧氣管道不應與導電線路敷設在同一支架上。
表17.16廠區(qū)架空乙炔、氧氣管道與建、構筑物的水平凈距表
?
序號 | 建、構筑物名稱 | 最小水平凈距(m) |
乙炔管 | 氧氣管 |
1 | 一、二級耐火等級 丁戊類車間 | 允許沿外墻 | 允許沿外墻 |
2 | 一、二級耐火等級車間(有爆炸危險的車間除外) | 2 | 允許沿外墻 |
3 | 三、四級耐火等級車間 | 3 | 3 |
4 | 有爆炸危險的車間 | 4 | 4 |
5 | 鐵路中心線 | 3.8 | 3.8 |
6 | 道路路面邊緣、邊溝邊緣或路堤坡腳 | 1.0 | 1.0 |
7 | 架空電線外側邊緣 1KV以下 1~20KV 35KV | 1.5 3 4 | 1.5 3 4 |
架空氧氣、乙炔管道與鐵路、道路電線之間的支叉垂直凈距應符合表17.17的要求。
表17.17 架空氧氣、乙炔管道與鐵路、道路電線之間的交叉垂直凈距表
序號 | 鐵路、道路和電線名稱 | 最小交叉凈距(m) |
1 | 非電氣化鐵路軌頂 | 6.0 |
2 | 電氣化鐵路軌頂 | 6.2 |
3 | 道路路面 | 4.5 |
4 | 人行道路面 | 2.2 |
5 | 架空電線 1KV一下:電線在上面 (1)?????? 管道上有人通過 (2)?????? 管道上無人通過 1~20KV;電線在上面 35KV;電線在上面 | ? ? 2.5 1.0 3.0 4.0 |